疫情下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建议

发布者: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发布时间:2020-09-14浏览次数:821

    面对新冠疫情下芯片断供、数字化转型进程延缓的潜在风险,我国需要继续倡导并践行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合作协同。同时,也要着眼于国内产品替代采取对冲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产业链彻底断裂等极端情形,尽可能保持下游应用环节各领域不断供,降低对数字化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进程的负面影响。


    第一,加强同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尽快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国际合作协调机制。借助一系列国际交流合作的机制和平台,推动国际社会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G7国家在携手合作、共同抗疫上达成共识。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各项工作,发挥其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建立成员国之间的防控协调机制,并以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合作为契机,推动改善现有国际治理体系。


    第二,加强同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之间的沟通,推动合作抗击疫情、恢复经济,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衔接。在全球化体系下,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经济发展,都是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因此,要实现同欧美国家在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的协同,必须先增加对话沟通,在合作应对疫情、恢复经济方面形成共识,相向而行。


    第三,着力推动与日本、韩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中日韩三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日本的材料设备、韩国的制造能力和中国的应用市场,正好构成一个基本的产业链闭环。与此同时,中日韩三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此次在抗击疫情中又结下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情谊。以此为基础,可以将三方的有效协作从抗击疫情延续到经济恢复中,并针对集成电路及其他产业链关系密切的产业,由三国政府共同推动建立覆盖产销对接、物流运输、贸易通关等多环节的协同机制。


    第四,积极寻求国产替代,防止国内下游应用环节彻底断供。可以考虑由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推动,行业协会或平台企业具体实施,构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供需信息发布平台或交易撮合平台,提高国内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水平和产能利用率,以弥补国外芯片供给缺口。
第五,以疫情下倒逼的国产替代为契机,引导国内企业加紧研发攻关和推广应用,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品技术性能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拓展完善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逐步提高芯片自给率。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产业链断裂风险急剧上升。考虑到芯片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的基础性地位,集成电路产业危机将直接制约各国数字经济发展,甚至延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进程。